陈律师
手 机:0571-89970623
微 信: 567692W46
律 所:杭州清涛律师事务所
地 址: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凤起东路328号2号楼10楼
时间:2020-04-30
“黑衣女子酒后狂扇女孩50耳光”的视频在网上沸腾好几日了,在总长2分30秒的视频中,黑衣女子一共打了女孩50记耳光,其中28下居然是用鞋底抽打的!耳光数目之多不禁令人咋舌!
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,能让该女子一次性抽打对方脸部50下?在此前的案情通报中显示,打人女子田某是 “无故殴打他人”。
警方进一步调查后得知,田某因对方在用餐期间下楼上厕所迟迟未归,叫了两次没有得到回应,就心生不满在其上楼后殴打对方,而后便有了同席者拍摄的视频。
视频不仅迅速引起社会公愤,也成为警方取证的重要线索。据滦南县公安局通报:打人者田某的行为触犯刑法,涉嫌寻衅滋事罪,已被警方刑拘。
如果田某自觉对方未回应是一种“怠慢”,大可在对方归席后询问缘由。同在一桌上吃饭,大不了调侃一下大家还是朋友,何必如此激愤。是什么样的环境滋养起这样的社会戾气,培育出这样的暴力恶果?
不难发现,社会中总是有人喜欢用“扇耳光”的方式教训他人。幼儿园老师为了惩罚不睡午觉的小朋友,要求他们排成一排自扇耳光;云南一某所所长因摩托车驾驶员超载就暴力执法,一边狠扇对方耳光一边厉声质问“你懂规矩不?你懂规矩不?”
不论是命令小朋友“扇耳光”自惩的老师,还是用“扇耳光”让驾驶员懂规矩的所长,无不是认为自己高对方一等“圣人”。他们忘记了教师的权威来自知识,民警的权威来自正义,记住的只有享受权威带来的快感。
还记得去年夏天“红极一时”的二手保时捷车主“草帽姐”吗?一下车就输出两记耳光,对方立马回了她一个更响亮、更清脆、更猛烈的,看爽一众网友。但冷静下来想想这样以牙还牙、以暴制暴的方式真的对吗?
觉得自己的车比别人好,又可以仗着“上面有人”便为所欲为,有草帽姐这样的人,就有今天自认比对方年长,又仗着“背后有人”,可以大打出手的黑衣女子。
在我们不知道的角落,还有更多像他们一样肆意挥舞手臂施加暴力的人,他们平日里有可能戴着任意一种样式的帽子,穿着任意一种颜色的衣服,开车去任何地方,落座于任何一次聚会的餐桌前。
当我们过分在意 “面子”的时候,“被打脸”会变成一件十分窘迫的事情,不曾想,“打对方脸”也有可能成为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。
这些施暴者大多自我感觉良好,威风神气,优越感十足。但在公众眼中,他们的“里子”已经败得一塌糊涂。
我们在生活中还会刻意淡化这种暴力的伤害等级,常常听到诸如“不就是挨了两巴掌嘛,他也没把你怎样”之类的论调;影视作品中也频现“扇耳光”的情节,一句“你居然敢打我!”的台词就可以推进好几集的剧情发展;网络聊天中更是充斥着各种“扇耳光”样式的表情包,一犯错就得“扑通下跪”或是“实力打脸”,还要附上一句“臣妾再也不敢了。”
似乎没有流血,不致伤残,不用进医院就完全没事,这样的惯常思维不仅忽略了被打者表面上无法看见的心理伤害,还漠视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文明尺度,这同样是一种愚昧和无知。
一言不合、心生不满就动手扇人耳光,别以为这样的暴力等级不会造成伤害,更别以为这样的私刑不会触犯法律,被刑拘的打人者田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范本。